Search

世界頂尖避險基金Ray Dalio的書,蠻精彩的,推薦大家慢慢看。
幫各位節錄一些重點
  • Share this:

世界頂尖避險基金Ray Dalio的書,蠻精彩的,推薦大家慢慢看。
幫各位節錄一些重點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謙虛思考:
我对自己的观点进行压力测试,把我认识的最聪明的人都找来挑毛病,这样才能找出我观点中错误的地方。我不理会他们的结论,我只在意他们得出这些结论的推理过程,这才是对我有意义的地方。通过学习他们的思维过程,我提升了成功的几率,从成功人士身上受益匪浅。

我不敢太过自信,而是想办法有效处理我所不知道的事情。处理未知的事物我会不断搜集信息直到我对之胸有成竹,或降低遭遇“不知”情况的风险。

有时当我不知道硬币会投向哪面,我会选择重新给自己定位,这样正反都不会有影响。换句话说,我不打不加思考的赌,只对某些十分有信心的事情下赌注。

简而言之,这是我认为最适合你的方法,这也是我希望工作伙伴想要成功所需做到的:为自己工作,形成独立的观点,对之进行压力测试,不要过度自信,反思所做决定带来的后果,不断提升。


面對失敗:
我发现,失败主要是因为不接受或不能成功应对生活中的现实情况。实现成功其实就是简单地接受现实、应对现实。

我发现,无论什么事,即使是大多数人认为坏的事情,譬如错误或性格弱点,只要找出真相是什么,坏的也能变成好的。因为我会了解应对这些困难的方法,不让它们成为拦路石。

我发现,真相没什么可怕的。有些真相可能令人惧怕,比方说发现自己得了绝症,不过知道这个事实会让我们更好去应对。要实事求是,也要让别人这样做,我们的思想才能被完全开发,所获得的反馈对于我们的学习才是最有用的。

我发现,实事求是自由做自己的延伸。表里不一、取悦他人的人往往会自相矛盾,也容易丢失自己的价值观。他们不容易感到开心,更不可能展现出自己最好的一面。反正我认为我是这样的。

我发现,我想打交道的人是能告诉我他们真正所想的人,我也想倾听他们的反馈,以寻求真相。导致社会问题最根本的原因是人们有太多错误的理论,都是些批评他人的理论,而人们又不会跟相关的人谈起,无法检验这些理论的真假。相反,人们却在背后闲言闲语,错误的信息漫天飞舞。我很讨厌这样,我看到过这种情况:不去问对方的观点,就把别人在脑海中私自“判刑”,妄加评论。这么做既不道德,也很无效。所以我喜欢真正的表里如一,信什么,就说什么。不诚实的人,我是嗤之以鼻的。

我发现,人人都会犯错,都有弱点,大家的差异在于处理问题的方式。错误是极为美丽的花朵,它蕴藏着一个谜题,解开了就能获得宝石,这颗宝石就是一条原则,避免以后犯同样的错误。每条错误,都可能是自己或别人过去犯错的一种反映,如果能指出来,就能提升效率。同问题、错误和弱点展开斗争会让自己变得强大,斗争中会感到疼痛,也正是如此我们才会珍惜成功的果实。

我认为社会上“犯错恐惧症”会带来严重后果。这个问题从小学就开始了,老师教什么,我们就学什么,也不会教我们树立自己的目标或实现梦想的方法,摆在我们面前的是机械地学习一堆知识并参加考试。犯错最少才被认为是最聪明的。要犯错或承认自己不懂,我们会觉得很丢人。我们的教育制度重心从来都不教学生从错误中学习,但其实从犯错中学习才是真正的学习。因此,学校培养出来的年轻人难以适应现实生活,不过如果他们愿意一生只做遵守指令、取悦他人的人,那就另当别论了。所以我觉得很多学校成绩优异的学生,人生并不成功。

简而言之,要直面真相,特别是自己的错误和弱点,会大大促进自我提升,离梦想越来越近。


實現夢想:
尽管很多人认为教你什么就好好学才能实现成功。但我认为,发现自己想要什么,明白实现梦想的方法,这才是更光明的道路。

尽管很多人认为答案比问题更好,但我认为问题比答案好,因为问题能让我们学到更多。

事实上,我认为那些很快就想出答案的人并没有考虑自己会出错的方方面面。

尽管很多人认为犯错是坏事,但我认为犯错是好事,因为人们主要都是从犯错的反思中受益进而学习和提高自己的。

尽管很多人认为痛苦不好,但我认为想要变得强大,就需要经受痛苦

我不是说越疼越好,我认为过于疼痛会对人产生损害。没有痛苦一般不利于成长,所以我们应在与实现自己目标相一致的前提下,承受一定的痛苦。


我一直都很幸运,因为我有机会体验身无分文,也知道富有是什么感觉。现在很多人都花很大精力赚钱,我如果没体验过贫穷与富有两种状态,就不会明白金钱对于我来说是否真的重要。富有对别人来说意义如何我是无法评论的,但对我来说,赚更多的钱同只能满足基本需求的收入相比,并没有那么大的差别。因为我觉得人生最棒的事情是:有意义的工作,有意义的人脉,有趣的经历,吃得好睡得好,听歌,各种新点子,性等其他基本需求和令人愉悦之物。当金钱积累达到某个临界点后,增加再多,也就不会明显提升这些我认为人生最棒的东西。金钱对我来说的重要性就是,能够满足我的基本生活需求,再多我就认为不重要了。我不是说认为拥有更多不好,只是觉得这没什么大不了的。花钱的时候,有些东西特别昂贵,购买这些东西并不能给我带来多少快乐,购买经济实惠且更重要的东西才能给我带来快乐。这就像蛋糕上的樱桃一样,锦上添花罢了。要我选的话,与其做一份高薪但不喜欢的工作,我宁可做个环游世界的穷背包客。对我来说,从事的工作如果做的是自己想做的就是最好了。从几乎一无所有到拥有甚多,我培养了一个很强的信念,即万物皆平等,提供平等的机会对成功很重要,有能力的人获得的报酬丰富,就可能削弱他们渴望变强大贡献社会的意愿,这对社会发展不利。

我渴望的是生活充满趣事,多姿多彩,不断学习,能做有意义的工作,能认识可交之人。我认为,能常常满足这些条件,我就很开心了。我还发现,从我是个12岁的球童到现在,我击败市场一直都使用的是同一套方法:
1)我干我自己想做的事情,而非他人逼迫我为之;
2)我把我能想到的最好的、独立的观点汇聚到一起,用以实现我的目标;
3)把我认识最聪明的人找来帮我挑毛病,找出我观点中错误的地方;
4)我不敢太过自信,但很善于面对“不知”;
5)我同现实展开斗争,反思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结果,从中学习与提高。

http://zhibimo.com/read/wang-miao/yuan-ze/Part02.html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歡迎多討論
View all posts